休闲旅业盘
区位及规模:度假区主要集中项目区北部和南部地区。
规划思路:遵循大分散小集聚的布局原则,建设区面积209968万亩,有河流湿地、平坦草原、山丘、沙地,根据草原现状,按照地形、位置、牧草类型和生长状况等,将其划分为六大草原区,以全球最美草原和地方特色草原命名,每个草原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建设一个核心部落,主要功能为游客集散、文化展示、综合服务。家庭牧场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分布在六大类型草原上。利用现有的牧户分布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建设成大小不等的部落群。现有牧户点21个,分大中小三种,大的4个,容纳50-80户;中型的5个,容纳25-40户,小型的6个,容纳5-10户。
功能定位:时尚、艺术、休闲生活方式体验区。
经营模式:企业运营+社区参与+政府引导
企业运营:中拓七星家庭牧场项目作为仙那度生态文化综合产业园启动项目和未来的商务核心区域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平台依托作用,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通过聚焦钱和资源,之后再通过资本运作,从而完成财富再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同时对家庭牧场的概念起到轰动性效果,拉动概念产品的推广销售和资金回笼,将原设计的节事和辅助性及延展性项目,在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依托家庭牧场项目展开进行。以原五一牧场八分场建制对二十万亩草场面积通过地空遥感技术进行详细调查,以旅游规划带动产业规划和生态保护计划做出全盘规划设计,以和政府经营权租赁或八分场合资经营模式获得草场经营使用权30年(到期国家政策同等条件再续),采取牧场土地使用流转手续获得合法的五证手续(租赁、建设、经营、养殖、产权流转),争取介入五一牧场改制,以合同界定政府收益部分,以新西兰家庭牧场模式为概念,建设合理户数的标准化科学生态的家庭化牧场,形成了一个高端的城市消费群体,使大家有了一个总项目设计的基本定位的时尚休闲艺术的新生活载体(“湿地盘项目”主题词:找寻、打造中国新生活的载体是本项目的终极目标),这实际形成了利用建设的家庭牧场的面向城市群体推广奥卡万戈式原生态新生活模式产品的销售招商概念,同时形成了使草原有人维护,生态有人关注的一个高标准的原生态牛羊饲养基地,也为家庭牧场的投资者即拥有者带来高端的生活和置业服务。利用原有的饲养、兽医、销售渠道对接院校科学园高端的技术服务,形成一个“仙那度”的生态肉食产业链条,同时打造生命科学的马血清蛋白提取基地,提高养殖业的附加值,同时将家庭牧场的特色概念型建筑设施并入影视城项目,设计不同蒙元素主题的文化地标性民宿,发挥其利用价值,后期还将把其纳入途远运营平台,为拥有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与新生活体验。
社区参与:此项目运作中把八分场的农牧民组织起来,建立牧场物业管理公司,成为产业职工。农牧民可以参与到家庭牧场的经营中,直接获利。
政府引导:与政府密切对接,政府引导,依靠国家政策,加大荒漠治理投资,种草种树,做足概念,积极申请各种国家补贴,设立资金保障基金,与银行业务对接完成每年政府的费用支付。
规划项目:家庭牧场
(一)南美潘帕斯草原:“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主要是针对退化草原进行改良。总面积为31996亩。本区域总体布局是以潘帕斯庄园为中心,其他家庭牧场呈放射式散点分布,并设置一处育马基地。
(二)那拉提草原:中间部位,有山环绕的草原,退化草原改良。项目区总面积为39424亩。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那拉提草原文化博物馆、家庭牧场区、草场营盘区、养殖场。
(三)锡林郭勒针茅草原:当地保存完好的草原保护。项目区总面积为26412亩。主要分为三大片区,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部落建筑群、养殖场和草场营盘区。
(四)非洲塞伦盖蒂草原——非洲稀树草原等:严重退化榆树疏林草原改良治理,形成典型的稀树草原。借鉴非洲原生态safari游猎旅游模式打造我国本土的safari模式。项目区总面积为11263亩。本区域总体布局是核心放射式,核心是以safari草原部落为中心,其他家庭牧场呈分散式分布。简单但具有草原民族风情的外观,现代化的内部设施。
(五)锡林郭勒榆树疏林草原(沙地草原):中国特色,锡林郭勒特色。此建设项目主要体现本地特色的疏林草原特色,总面积为9120亩。核心是以蓝湖地热城为中心,其他家庭牧场呈分散式分布。
(六)呼伦贝尔温带草甸草原——最豪华的草原:南边、东边靠近河边的草原。项目区总面积为61870亩。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博物馆、家庭牧户、草场营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