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草原综合体Safari模式对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所有项目的设置和产业的规划都是基于对项目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建立草原保护站
●严格执行《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条例,禁止乱砍滥伐,禁止过度放牧。
●在规划区设立湿地及草原保护区,建立草原保护站。
(二)制定管理办法
构建生态屏障,保证规划区免受风沙等的侵袭;保持景观的特色性与完整性。针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要实施相应的管理办法:
1.沙地
● 保护榆树疏林灌丛草地特色景观,禁止乱砍滥伐;
● 以草定畜,促进榆树种群自然更新;
● 限制土地开垦,保护水资源;
●固定流动沙丘,控制明沙面积;
● 禁止打猎等,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湿地
●保护金莲川湿地特色景观,保证湿地水流量;
● 禁止大型工业用水;
● 保护水源头;
● 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
● 禁止耕地开垦;
● 禁止樵采和打猎活动。
3.草原
● 以草定畜,防止植被退化和土壤沙化;
● 生态修复;
● 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
● 限制耕地开垦;
● 禁止乱挖滥采破坏草原。
(三)设置全方位监测网络
在项目区的边界制高点,设置7个布控点,对规划区内湿地及草原形成24小时全时空的立体交叉监测网。为禁牧区草原利用和草畜平衡核定提供技术数据,为草畜平衡和植被恢复监测评价提供依据。